第三十三章 岔路(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443 字 1个月前

大族也提供部分兵马及水师一一邵勋称之为「徐州集团」。

寿春那边就脱胎于东吴江州集团了。

此地在东吴时就出了很多大将,周瑜屯军的柴桑就在这一片。

孙权多次攻合肥,也从江州调兵一一邵勋称之为「江州集团」。

最西面的就是荆州了,以裹阳、南郡、江夏、江陵、武昌等地为基本盘,水陆皆有,邵勋称之为「荆州集团」。

三大集团之外,其实还有江东豪族兵马以及屯于建邺左近的部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徐豫三州流民军,不过都不一定是第一代流民了,很多少年就出生在吴地,但在江东政治语境中,他们仍是「流民」,通过侨置州郡来缓慢地安置。

这些军事集团哪家强呢?现在不好说。

历史上前期脱颖而出的是荆州集团。

这支以荆州本土士兵及流寓而至的关西精壮编练而成的部队,因为长期与北朝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劲。

桓温北伐时,自江陵出师,步骑四万人,主力便是荆州集团兵马了。

在这个时空,邵勋仔细研究过南阳发来的军报,认为南朝最强的其实还是荆州集团。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前张昌在荆州叛乱,荆州世兵乃至宛城世兵不堪一击,数次为其击败,死了不少大将甚至宗王。

但在刘弘收拾世兵余烬,安置关西流民,再征发豪族、蛮侗丁壮后,又重新编练出了一支可战之军。

建邺方面对其也非常支持,苦心打造,战斗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了南朝最重要的支柱。

与荆州兵相比,所谓的北府兵还没到冒头的时候,不过因为离建邺近,青徐流民军总会更受重视,再加上荆州遥远,叛乱风险较大,超过荆州兵是早晚之事。

现在需要把北府军提前扼杀,至少重创,将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想到这里,邵勋问道:「屯于建邺附近的兵马,由何人统领?”

「之前是刘琨。」许柳说道:「刘琨北上之后,听闻要交给山遐山彦林。」

「山遐何许人也?」邵勋问道。

「山遐乃山涛之孙、山简之子,性情刚猛,为余姚令之时,以豪族多挟藏户口为由,大肆清理,得万余口。」许柳说道:「余姚豪强虞喜藏户甚多,山遐欲捕杀之,余姚父老以喜‘有高节,

不宜屈辱’为由阻挠,县兵竟不能捕。」

「余姚豪族又以山遐营建县舍为由,构陷其罪。会稽内史问之,遐乞留任百日,将未竟之事完成,不许,遂坐罪免官。”

卧槽!竹林七贤的后人,名气极大,居然和一个县的地头蛇斗得有来有回,最后还被构陷赶走了。

若非他名士之后,又是南渡高门的身份,可能已经被余姚豪族弄死了。

邵勋倒对此人起了几分好感。

勇士啊!

可惜你没有一个很好的环境,若在我这边,你放心大胆查,老子为你撑腰。

「山遐既已免官,为何又骤掌大权?」邵勋问道。

「山遐从侄女为王太子司马衷之正妃,此乃外戚,一飞冲天寻常事也。」许柳有些羡慕地说道:「山氏诸子皆才具平平,唯山遐勇于任事,前番查余姚户口多半也是司马睿、王导等人授意,

发现走不通之后便收手了。这会时过境迁,拔之正合适。」

邵勋思索了一会。

这可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司马绍若不死,太子之位是他的,那么他的妻族外戚定然执掌大权,比如历史上的庾亮。

但他死了。而司马衷本来就很得司马睿喜爱,一度想立他为世子,这会当上太子顺理成章,而太子妃山氏的家族就乘风而起了。

不知不觉间,庾文君成了他宠爱的小娇妻,亮子也为他扛活,建邺风云变幻,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