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风角(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394 字 1个月前

一木,还是非常熟悉的。

何充很早就注意到了祖约的异动,但当时没觉得他有反意。

五月时他得了一场病,卧床不起。

祖约不知,三番五次召他入寿春议事,都没能成行。

结果就在前几天,他病愈视事,祖约却以他重病为由,要求免去合肥令之职。

何充只觉震惊。

合肥令倒没什么,他身上还背着一个职务,那个更为重要:王导幕府参军。

大晋朝说是有扬、荆、江、湘、交、广六州以及徐、豫、宁三州各一小部分,但真正重要的只有扬州、荆州、江州三地。

盖因此三州户口相对繁盛,财货较多,尤以扬州为最,故扬州刺史之职非得天子心腹不可,或者干脆就给宗室一一作为利益交换,其他州就要给世家大族了今上登基数月,目前是以丞相王导暂领扬州刺史之职,同时都督扬、徐、

豫、兖、青五州诸军事。

何充在王导幕府任参军,率数千兵屯合肥,同时兼任合肥县令。

所以祖约顶多让他当不成县令,就这还得吏部核准。至于他身上参军之职是罢免不了的,更别说镇守合肥的五千兵了一一其中三千人乃庐江兵,以何氏私兵为骨干。

现在何充只想知道祖约想干什么!

你昏头了吧,难道真要反?

何充有些生气,更有些迷茫。

「轰隆隆!」天空落下一道惊雷,一副乌云密布、风雨欲来的模样。

何充收回思绪,回到船舱之中。

「明兴要去寿春,真是胆大。」何充坐到了舱中一案几后,亲手给高哩斟了一杯酒。

「我不明白,寿春难道变成龙潭虎穴了么?」高惶笑问道。

「君真不知?」何充问道。

「旬日之间,自合肥往北,忽然多了不少军士。」他又说道:「祖士少上疏请奉太子北伐,遂遣官吏至各县征集粮草、役畜、车辆,完全是一副竭泽而渔的架势。我看他有异心,君此去,料难回也。」

见何充什么都知道,高便收起笑容,认真道:「义之所至,虽百死而不悔。」

何充闻言,竟不知说些什么。

天子让高惶去寿春,他确实不得不去。

当年江州刺史华轶不服王命,被攻杀。彼时高寓居江州,被辟为西曹书佐,在华轶死后,他将华轶之子藏匿了起来,经年之后,遇到大赦才令其出来。

今上听闻,嘉而宥之,引为参军。

而高惶并没有什么家世,如此恩遇,确实需要拿命来还的。

「祖部将士,很多人不明就里,为其蒙蔽。」高又说道:「朝廷特降恩旨,淮南将士可散归各乡,与家人团聚。此恩一施,祖兵人心紊乱,料不能久持。但总要有人去宣诏,何公无需担忧,守御好合肥,等待换防部伍抵达即可。」

何充叹了口气,道:「君乃慨然君子,我亦非小人。放心,有我在,合肥断然丢不了。」

说到最后,忍不住问了句:「朝廷真下定决心了?’

「种种内情,我知道得不多,但依我观之,祖约肯定起过造反的念头。既如此,便该调走。」高惶说道:「但愿祖士少还没有利令智昏,不可救药吧。”

何充不看好,只觉得多半是送死,于是问道:「何时北上寿春?」

「一俟大军齐集,便要北行。」高说道。

******

「看出来了没有?」八公山上,祖约焦躁地走来走去,问道。

术士戴洋站在山峰最高处,身旁插着一根竹竿,竿顶端挂着鸟羽编成的羽葆,在风中狂暴地飞舞着。

片刻之后,他走了过来。

祖约紧张地看向他。

「主公,请看羽葆。」戴洋手一指,说道。

祖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