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277 字 1个月前

道。

「是啊。」邵勋说道。

说完,又似想到了什么,说道:「你现在有几家纸坊?」

「一家。」

「能产多少纸?」

「一年三千幅。」

「不小了啊。」邵勋说道。

市面上批发的纸张比较大,以幅为单位,大约长四丈、宽二尺二寸,零售时可能会裁剪,也可能不裁减,消费者买回去自己裁了用。

这样的一幅藤纸,在汴梁卖二千余钱,其实不便宜。

符宝的纸坊一年产三千幅,如果都能卖掉,一年销售额是六千余贯,这绝对是大纸坊了。

「虎头从你那买了藤纸?」邵勋问道。

「一千幅。」

「钱都让你赚了。」邵勋笑骂道:「江夏、竟陵、南郡还有多少纸坊?」

「不下三十家。」

「各产多少?」

「小的几百幅,大的三四千幅,以年产千幅的居多。」符宝说道:「太多了,纸价年年走低。江南还有更廉价的,以前运不过来,而今天下一统,会稽纸蜂拥而入,我看今年一幅藤纸只能卖一千八百钱了。」

「就是要走低才好。」邵勋笑道:「而今一幅纸裁下来写字、抄书,还不到百页,便是府兵之家用起来也得仔细着。你们啊,还是得降价多卖,阿爷谓之‘薄利多销」,赚得不一定少。」

「阿爷你是不是有什么谋划?」符宝眼珠一转,轻声问道。

「不错。」邵勋也不隐瞒,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而今县学、郡学甚少,天下二十余州、二百余郡、一千多县,有郡博士、县博士的少之又少。你说若一步步开办县学,以三十学生为例,我一年该给纸几何?」

「算上书本,县博士、县教谕日常所需,以及各类杂用、公务,二十幅纸总是要的。」符宝飞快地心算。

「那不就对了?」邵勋说道:「县学、郡学以及太学、国子学之类,一年费数万幅纸轻轻松松。而今多参以杂纸,不是很好用。你若把藤纸价钱降下来,我就能多开几家县学。哦,对了,还有军府的军学,这也不是小数目—..」

说完,邵勋看了眼女儿,道:「你和我说实话,造纸赚不赚?」

「挺赚的。」符宝小声道。

邵勋点了点头。

她能给虎头便宜两成,说明利润不止两成。有个深入参与制造业、商业的女儿就是好啊,不然邵勋还真不清楚这里面的降价空间。

「你先把价钱降下来。」邵勋面无表情地说道。

符宝多看了父亲两眼,见他来真的,便点头应下了。同时也有些明悟,父亲推官学推得磕磕绊绊,虽然不无成果,但他显然不满足于此,想要更进一步推动。

而推动官学是为了什么,不言自明。只能说,这些事情和最近的对泰山羊氏、琅琊五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度田是一体两面,他是真的想在北方打造一片新的天地。

纵然人力有时穷,没法完全成功,但做到哪里是哪里,尽力而为一一这大概便是父亲心中真实的想法。

见女儿比较好说话,邵勋也有些高兴,于是多关心了几句:「你在宣城的庄园如何了?」

「已经募了四百家庄客,又从许昌调了百余家过去,种了几年粟。今年新开了一些水田,又从江夏调了五十户人过去,准备种一季稻试试看。」符宝说道。

「这是你名下最大的一处庄园了吧?」邵勋问道。

「是呢,不过至今只能勉强自给。」符宝说道。

「为何?」

「总还有些乱兵乱匪之流,潜藏于山林水泽之中。南边还有山越宗帅后人,好勇斗狠,时时争水、争田。」符宝叹道:「我花了大价钱修建坞堡。去住过几天,后来再也没去。也不知庄园典计、部曲官长之类有没有贪墨欺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