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轻轻撩开(2 / 3)

智慧之光的外延。”苏白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的计划不仅意在削弱佛门在中原的根基,更巧妙地利用佛门资源为新朝奠基,同时以柔和之手,掌控外族的灵魂。

“和尚们虽远去,但那些寺庙的铜墙铁壁,金身佛像,岂能轻易迁移?它们将化作新朝的基石,支撑起更加辉煌的未来。”苏白继续描绘着他的蓝图,言语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师妃暄听后,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师门命运的担忧,也有对这份策略的震撼。她缓缓抬头,目光坚定:“上仙之言,妃暄虽无力抗拒,但慈航静斋根基深厚,非一朝一夕可动。望上仙体谅其中艰难。”

“吾意已决,你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其余自有定数。”苏白的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留给师妃暄的,是一个深沉的背影和无尽的思考。

师妃暄轻轻叹息,目光望向遥远的帝踏峰,心中五味杂陈:“或许,这便是命运的轮回,无论你我,都逃脱不了既定的轨迹。”

而在遥远的草原之上,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毕玄,这位草原上的隐形守护者,正焦急地守候在狼神洞天前,等待着一个关乎草原命运的答案。然而,当他鼓起勇气踏入洞中,映入眼帘的却是狼神那失去生息的躯体,七窍流血,悲壮而凄凉。

“狼神陨落,草原的天,要变了!”毕玄的声音在空旷的洞窟中回荡,带着无尽的震撼与绝望。他深知,狼神不仅是草原的精神支柱,更是他守护这片土地的力量源泉。如今,一切似乎都失去了平衡,草原的未来,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与危险。在那片古老而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传说与现实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毕玄,这位曾被誉为武林中不可一世的大宗师,此刻却如秋风中的落叶,心灰意冷。他深知,即便突厥铁骑再如何勇猛无匹,也难以抵挡那些隐于民间的绝世高手,在战场之上,犹如游龙戏水,搅动风云。这念头如同晴天霹雳,让他身躯一震,随后无力地瘫倒在地,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良久,毕玄挣扎着起身,步履蹒跚,眼神空洞,仿佛行走在虚无的梦境之中。沿途的风景在他眼中失去了意义,唯有部落的喧嚣逐渐清晰,将他拉回现实。望着那片兵强马壮、气势如虹的突厥部落,他的心中却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这样的辉煌,又能璀璨几时?”

而在千里之外的扬州,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仰变革悄然上演。一座崭新的龙神庙拔地而起,但令人瞩目的是,庙堂之高,主神之位并未授予传说中的龙神,而是让位于更为神秘莫测的东皇太一。这不仅仅是对古老传说的重新诠释,更是扬州城民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与祈求。龙神,昔日的风光不再,只能默默退居一侧,成为历史的注脚。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风云变幻更是令人咋舌。静念禅院,这一曾经的佛门圣地,如今已化为一片废墟,了空大师身陷囹圄,其余僧侣或囚或逐,昔日的清净之地不复存在。寇仲与徐子陵,这两位新兴势力的领袖,以雷霆手段,向世人宣告:法律之下,无人可逃。即便是超脱世俗的僧侣,也需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这一次,我们要让佛门彻底清醒。”寇仲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按上仙之意,那些手上沾满鲜血的僧侣,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而那些罪责较轻者,便让他们远赴塞外,去教化那些尚未开化的胡族吧,但终生不得再踏入中原半步。”

徐子陵闻言,眉头紧锁:“此计虽妙,但人心难测。若他们心怀怨恨,转而向胡族灌输对中原的仇恨,那岂不是适得其反?”

寇仲闻言大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徐兄多虑了。我早已有所安排。届时,我们将派遣儒家学者与魔门高手同行,暗中监督,确保教化之道不偏不倚。这样一来,既能平息中原之怒,又能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