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
能掌握住这些,并且勉强复刻出一点来,就足以在学校兴趣班里出类拔萃了。
李追远走了进来。
阿璃停笔,她能从少年的脚步声中听出来,他现在有心事。
不过,短暂停笔后,女孩又马上恢复作画。
有事是很正常的事,少年既然没有喊自己,那就说明这事不需要她来帮忙。
李追远的房间,就是两人的活动室,他们对彼此时间的分配早有默契。
清晨醒来到刘姨喊“吃早饭”的这段,是二人传统娱乐时间,一般用来坐在外面藤椅上看日出和下棋。
午后,会有一段看书的时间,有时候阿璃会和少年一起看,有时候她只是单纯地陪着。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里,二人虽身处一个房间,却一个书桌一个画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小远哥哥,你吃吃这个,我带来的。”
翠翠提着个袋子走过来,里面装的是爆米花,不是玉米,而是大米,珠圆玉润,白白胖胖。
李追远抓了一把送进嘴里,喷香微甜。
村里很多人家会专门制作这个,给孩子当零嘴。
察觉到少年有事,送完爆米花后,翠翠就又回到阿璃身边学画画。
李追远先拿出一个空白本子,自笔筒里取出钢笔,又将《走江行为规范》摊开,翻到“梦鬼”那一篇。
钢笔迟迟没有摘帽,只是抵在本子空白页处缓缓摩挲。
一场形式化的占卜,改变了事情的性质。
给这场本该简单且顺利的“进货之旅”,增添了一大变数。
目前看来,自己打算开去九江的大卡车,能否将现在所需的东西给运回来,还真难说。
走江走习惯了,往往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小觑浪涛之外的风险,这一点,对被天道针对的李追远团队而言,尤其明显。
可实际上,这座江湖,本就凶险异常,江湖能成就人,也能将人吞得骨头渣都不剩。
将赵毅给的那本赵家档案放在膝上,李追远后背往座椅后背轻轻靠住,眼睛半闭。
思维意识三开,一边复盘梦鬼这一浪前期自己的准备工作,一边阅读赵家档案,同时也在规划设计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少年不觉得自己在小题大做,因为最不经意的阴沟,往往最容易翻船。
与此同时,李三江家通往村道的小路旁,赵毅一个人倚靠在树上,看着面前的小河流淌,鹅鸭交替通过,一会儿“呃呃”一会儿“嘎嘎”。
有人在动脑子,有人在享受生活。
林书友奔跑在田间小径上,正放着风筝。
风筝是村里一户木匠送给李三江的,当初李追远首次做黄河铲这类的器具时,因家里没准备工具,还去请人家帮过忙。
老木匠在得知李三江生病后,就在家开始制作了,做的是南通特色——哨口风筝。
风筝在天上飞,发出清脆的哨音,寓意祈福,驱散病痛。
林书友玩得很开心,身边还跟着一群村里的孩子,与他一起奔跑、叫喊和夸赞。
等放累了后,林书友将风筝收起来,领着这群给自己当了许久的小啦啦队,去张婶小卖部请他们喝汽水。
这样的事,以前经常发生,张婶都见怪不怪了,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像是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还喜欢和小孩子们一起玩。
其实,林书友以前虽然能在外面正常上学,但他大部分课余时间,全都用来训练成为一名乩童,鲜有与伙伴们一起玩耍奔跑的机会。
很多人,都会在自己长大成年且有条件后,去特意做些弥补自己童年缺憾的事。
扛着风筝往回走时,林书友看见了坐在河边一脸“哀莫大于心死”的赵毅。
这模样,这情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