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反感就不再遮掩。很快,就假借要加封奖赏之意,就要把这位功勋老臣派到地方上为大员,先赐他为辽兴军节度使,然后又加赠位列三公之一的太傅,看似尊敬无比,实则是想把他一脚踢得远远的。
但是萧兀纳虽然人已经离开了上京,但在听说了萧得里底的种种恶行之后,依旧还是固执地向朝廷上书,怒斥其行为不端、苦劝天祚帝要重用贤臣。
天祚帝的烦恼就是萧得里底的责任,在他的授意之下,内府里的一个小吏立即站出来举报说,萧兀纳之前曾借用了内府一只犀角,但是之后却一直没有归还。萧得里底趁机装模作样地表示:一只犀角嘛,虽然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萧兀纳身为朝廷重臣,理应以身作则,这件事情,考虑到他年纪不小了,准许他先上奏自辩。
萧兀纳却上奏说:“我在先朝时,先帝诏令准予我每天可以取用十万钱作为私下费用。但是我都不曾胡乱取用过一钱,难道我会借用犀角、甚至借用了之后不还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其实吧,这萧太傅也是太固执了,自辩的事情,直接简单地摆明事实就行。比如这么说:关于借用犀角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并没有借,谁讲我借的,请他拿出证据来。这样的陈述句就好了。可是他非得来个反问句,还把先朝、先帝搬出来,这可被萧得里底抓了个正着,拿着这份自辩奏章,添油加醋地在天祚帝面前一阵挑拨。
皇帝盛怒之下,便定了个“大不敬”之罪,下诏褫夺了他的太傅官职,再把他降为宁江州刺史,不久,又改任为临海军节度使。
老太傅萧兀纳都如此,谁还敢再去惹萧得里底?耶律淳的苦衷,萧菩贤女也能理解了。
转眼之间,大辽乾统四年、大宋崇宁三年的春节如约而至。
辽人既自诩为华夏正宗,同样极为重视春节,并与大宋一样,都会称为正旦,朝廷举行盛大的朝贺仪,地方百姓备年货、拜诸神、鞭春牛、抛米团等等,既有深受中原影响的诸多风俗,同样也保留有许多契丹人的草原民族气息的活动。
辽阳的秦刚自然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个春节上。
首先,由于冬季耀州港封冻,在渤海国的地区承担了主要的流求、倭国及高丽的货物中转重任,造就了辽阳历年之来最为丰盛的正旦年市。前面一系列的市场检查,把萧菩贤女的商行打击了一大半,萧奉先心心念念的回扣,终于在兴盛的年市交易中开始为他带去了丰盈的收入。
于是,在萧奉先的默许之下,秦刚顺利地完成了对于辽阳军营以及长春州军营的改编与调防工作。
东北路统军司由于更加靠近完颜部女真人,使得秦刚决定把手下的主力汉军调过去,把那里实际已经不堪一用的契丹兵调回辽阳。这样的安排却让萧奉先十分满意,当然,他更满意的是,随着这些调动,不断顺畅的各方通商之路,这可是保证他源源不断的回扣收入的重要基础。而且,秦刚还说了,等到春暖雪消,这些商路定然会更加兴盛。
经过这样的调动,秦刚让秦虎与猪奴儿基本上控制了长春州那里的局面,同时利用辽阳这里的换防,成功地将高永昌以及多名渤海将领安插进了辽阳军营之中。
后方稳固,才过完正月初十,秦刚就提出来,为了确保高丽至辽阳的商路安全,他将计划去曷懒甸地区招惹一批当地兵员,以加强对那里的威慑与管理。
听到是为了商路安全,萧奉先立即应诺,反正大辽募兵很少需要花钱,直接去那些需要他们巡视的地方征收就行了。
当然,在拿到了萧奉先的授权后,实际上进入曷懒甸地区的,却是从九州岛调来的乌索董所带领的流求北军。
乌索董自从河北养马寨撤到九州岛之后,就一直负责在征募的契丹流民中挑选好的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