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七回 尚师徒吊孝进灵帐
四宝大将尚师徒过营前来吊孝。西魏大帅秦琼、军师徐懋功都认为应该以礼相待。这吊孝的事不是两军作战,死的是人家尚师徒的父亲。做儿子的要给父亲灵前磕头,乃是人伦至理呀,你这个不能拦着。你要拦着这个,你的国家就等于站在人民的道德伦理的对立面了。你还没大建国呢,你就开始站在人民道德对立面,那哪行啊?回头,你怎么治理国家呀?你再提倡孝道、再提倡忠义,人家不信了——你们自己都不让人孝子磕头,还让我们尽孝,我们尽什么孝啊?所以,你别看这好像就是个小事儿。但是,影响极深。处理不好,影响极坏。秦琼、徐懋功思想长远,俩人都是孝义之人。所以,拿人心比己心。尤其是秦琼,其实打心眼里对尚师徒是可怜的、同情的。而且,人家尚师徒单人独骑,没带兵器,还披麻挂孝,人家这就是依礼而为呀。难道说,人家就不怕到咱营中,被咱们给杀了?被咱们给剐喽?被咱们给拿住,逼迫虎牢关归降吗?人家肯定想了。人家肯定是思虑了这种因素之后,而最终选定自己宁可被咱们给抓住杀了,人家也得在父亲的灵前磕个孝子头啊。人家等于把生死置之度外,乃大英雄的气概,前来等于赴死。那我们西魏应该怎么办呢?就给人一刀啊?就扮演小人呐?我们也应该凸显我们的英雄气概。你既然以礼磕头来了,我们呢,也以礼相待。这就跟民间百姓办丧事一样——两家平常打得你死我活,老死不相往来,互为仇敌。但这家的老爷子死了,对头前来吊唁,你也得给人家磕个孝子头,你也得把人家迎至灵堂之内,让人家拈香祭吊,你这不能拦着,还得感谢人家呢。除非他在灵堂撒泼、大闹灵堂,那这个时候,再说打的事儿。只要人家以礼过来,你就得以礼还之,人之常情,家都如此,何况国乎?所以,秦琼、徐懋功是明白人,把这番话给李密一说,李密能不明白吗?
哎,李密也觉得呀,我没办法拒绝秦琼、徐懋功啊,嗯,人家说得有理呀。但是,如果说让尚师徒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磕个头。然后,跟没事人似的大摇大摆地再走出去。接着,我们两国再进行争锋,我再死多少人夺这虎牢关,那我实在是于心不甘。人都送上门来了,我愣把人放走了,我再傻不拉几的,再死打硬拼去。嗯……但是,如果说现在不同意,那确实违背人伦呐,自己名声也不好。想到这里,他突然间发现那邱福跪在那里,浑身颤抖。
邱福在抑制自己的怒气,爹死了,等于被这四宝大将尚师徒给逼死了。那邱福一听尚师徒来了,能不生气吗?怒火中烧啊。
李密一看邱福,心里头一转,好!有计策了!李密点点头,“嗯,大帅、军师言之有理。那大帅、军师啊,你们就替寡人到营门外把他迎接进来吧。另外,传令下去,让满营诸将对尚师徒都恭敬一点,人家毕竟是前来吊唁的,不准对人无礼。至于其他的约束嘛,大帅,你就替寡人办了也就是了。”
“谨遵王令。”秦琼松了口气,与徐懋功赶紧就出帐了。
这大帐之中就剩下李密、李玄英以及跪着的邱福了。
李密冲着李玄英一使眼色,李玄英明白呀。现在李玄英跟李密打得火热呀,成李密心中的蛔虫了。他迅速,“唰!”溜到帐边儿,透过帐帘的缝儿往外看着,就等于给李密巡逻放哨。一看外面无人,回过脸来冲李密一点头。
李密赶紧地转身来到邱福近旁,蹲下身子,“爱卿啊——”
邱福把脸抬起来了,“陛下。”
“听见没?您那义兄要过营吊唁呐!寡人没办法拦,人家是遵礼而行啊。想当年,后汉三国那诸葛亮气死了东吴大都督周瑜,结果还卧龙吊孝,亲往东吴去祭吊,欺东吴无人,多欺负人呐!但即便那样,吴侯孙权仍然以礼相待。最后,诸葛亮大模大样地离开了东吴大营。所以,寡人作为西魏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