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都护府,还完全接受楚国的统治。”
“那时候,我也不求士颂饶命,我将师儿,昭儿过继给你,自己死在东北,解除士颂对我的猜忌,只求留下师儿,昭儿一命。”
“如此贡献和功勋,又无威胁,所求不过血脉得存,或许能换来一线生机。”
司马敏听了,连连咂舌,心说若是你真的做成了这些事,把幽州,辽东,扶余国,挹娄国的疆域都占据了,完全都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国家了,何必白白便宜士颂。
扶余国,后世的东三省地区。
挹娄国,后世的外新安岭以北,所谓的远东地区。挹娄人,更是满族先祖民族之一,在三国时代的历史资料中,《魏书》对其有记载,说是有来中原朝贡。
接着,司马懿的语气轻松了一点,把话又转了回来。
“当然了,若是陛下和邓王能大胜一场,甚至是能在两军阵前,击杀了士颂,那天下局势,当有巨变。”
“而我,孤身一人,稳住幽州局势,为前线提供兵马粮草,怎么看也是有功无过,我在曹魏,自然无事。”
“后面起兵南征,一样有用得上我的时候。”
司马懿的算盘,打得很精明。
说白了,司马懿的谋划和打算,都是从他司马家的利益,甚至是从他司马懿个人的利益角度出发。
而后再来考虑国家的利益得失。
“所以,兄长在幽州谋划的一切,都是为了能留在幽州主政。而把田豫等人,还有效忠于他们,效忠于曹魏的幽州边军,也一起送走,也只是为了方便掌控幽州?”
司马敏猛然发现,自家兄长,果然是好算计啊。而后,猛然想到这么做的危险,他立刻询问道。
“都说邓王神童,聪慧过人,他难道没有看出来吗?”
司马懿对此,无动于衷,脸色上没有丝毫异动。
“不过是利益使然罢了。”
“我上书朝廷,给陛下提了两个建议。”
“其一,袁尚和公孙康已经退兵,如今幽州局势稳定,我可以带着曲部,押送一批物资南下,到军中效力,去给邓王当副手。”
“其二,让田豫和牵招率领五万幽州边军主力精锐南下支援,而我依旧带着自家曲部,重新在幽州招募青壮,对抗东部鲜卑和辽东联军。”
“你说,对于陛下和邓王而言,现在这种局面下,是我司马懿一个普通参谋重要,还是田豫,牵招,以及他们麾下的五万百战精锐重要。”
“若是能留下我一个人,就能稳住幽州军阵局面,换得两员上将,五万精锐驰援。即便是有一些隐患,例如幽州被我司马懿掌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两相取舍之下,你以为陛下会怎么选?邓王会怎么建议?”
是啊,这种情况下,面对士颂和西楚二十多万主力大军,曹丕自然是期望自己手上的主力战兵,越多越好。
这也算是一种无解的阳谋,曹丕必然选择五万精锐。
此时此刻,司马懿一个人,是顶不上五万精锐部队的价值的。
“可兄长,即便是你谋划得逞,这幽州如何守住,现在我们的情况,可不妙啊。”
司马敏的担忧,司马懿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哈哈哈!”
“若是别人在这里,或许有些麻烦,但在我看来,东部鲜卑三部也好,辽东联军也罢,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为兄的谋划和打算,已经告知于你,你先去布置招募新兵之事。”
“后面诸多安排,可要按我的谋划来行事,我司马家,已经被逼到绝境了。”
末了,司马懿紧紧握住自家兄弟的手,这时候,他能信任,能用的人,也就只有自家的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