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坚守(1 / 3)

当当当门外传来敲门声,屋子里的三人也停下了谈话。推开门进来的是吴启贵,他先是恭敬的给父亲与二叔行礼。吴梦麒点了点旁边的椅子,吴启贵便坐下来。

“大哥,有什么事儿吗?”吴启荣微笑的率先询问到。

“一些公司的事情去找启荣,母亲说你在父亲这里。我就寻来了。”吴启贵不好意思的说道。

“刚好我与父亲二叔也在谈论。”吴启荣邀请到。

“启贵,外东北,我与你二叔都没有去过。也只是在一些外东北提供的资料上看过,我了解的只是外东北很冷。冬季比辽东更加寒冷。而且那里河流沼泽也并不算少,只是长期寒冷导致部分人口稀少。加上咱们大明过去的百姓现在外东北有多少人?”吴梦麒询问道。

“这个只有一个大概统计就是20万人左右。”吴启贵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确实是人口过于稀少。我看过地图上的标志。整个外东北的面积是登州府青州府,莱州府加起来的好几倍之多,但是人口却是还没有一个登州府人多。”吴梦麟长叹一口气说道。

“二叔,其实要我说,还不如管理一个登莱好使,最起码人口多就意味着人口相对集中,这种人口比较多的定居点,道路修建就很值得。而且人口集中对于管理,教育,医疗等也有很大的便利。”吴启贵提起这些反而有些无奈。

“确实如此。我在台湾的时候,听说你们在进入台湾岛时,一开始也是如此。不过随着时间与人口的增加,很多曾经作为临时道路的土路和简易通道,都陆陆续续修建成了符合标准的主干道。”吴梦麟语气轻松的说道。

“二叔这和南太可不一样。南太属于热带气候。与其说是一年四季不如更准确的称之为雨季与旱季,雨季固然对整个道路建设和道路维护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旱季确实也可以支持道路的修建。

但是外东北就不同了,整个外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带。很多地方长时间处于冻土层。虽然说有时候会有短暂的夏季出现,但是夏季也会伴随着很多冻土层融化形成沼泽和泥泞地区。这对道路要求标准其实是非常高的。

其次所有外派过去的公司员工可以接受雨季和炎热,我们公司一直在南太每周推行卫生日,各种捕蝇笼驱蚊驱虫产品也非常充足,只要保证日常传染病防控,员工防暑这些投入不会很大但是效果很好。

但是在东北就不同了,其实这几年你们也看到了外东北地区的各种公文,因为严寒导致的冻伤与冻死现象非常严重。就这些还是对寒冷有基础认识的北方与朝鲜籍员工。

而且说到底公司内有一些干部对于我们一直坚守外东北地区是有些意见和疑意的。毕竟外东北其实按经济价值来说并不如南太,甚至并不如大明本土。”吴启贵无奈的说道。

“大哥这事情就没必要提了,北方的重要性在公司高层其实有很正确的认知。”吴启荣趁着吴启贵喝水空闲打断到。

就在吴家人聊天时,已经沉寂了两天,没有发布任何攻城行动的沈阳城。随着一声号角的吹响,进攻沈阳的行动又开始了。好不容易凑齐起来一大批火药的皇太极,在明国百姓俘虏作为人肉盾牌的掩护下,开始轰轰烈烈的城墙爆破作业。

这已经是第三次大规模的爆破了,距离上次爆破已经有15天的时间了,这段时间从咸镜道陆陆续续运来大量成品火药就是为了一鼓作气攻破沈阳城。

辽东的气候决定了这段时间坑道作业根本无法顺利完成,老弱妇孺吃力的推着一辆辆盾车靠近城墙,面对对面盾车的靠近。城墙守军已经有些麻木,毕竟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太多次,而他们心中也清楚这些顶在最前面的盾车都是大明被掳掠来的百姓。守城的火炮已经没有多少弹药了,那些没有弹药的火炮被守军破坏后作为防御的滚木雷石已经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