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准备借兵(2 / 2)

笙书传 山里听雨 2266 字 1个月前

了,澄如篡位登基后,为了显示自己的皇恩浩荡,另外也是为了堵住这些皇亲们的嘴,对他们这些过气的老皇叔也是颇为礼遇,将他们都册封了郡王。

高成平素与高笙书交厚,他也曾听说景德帝气急之下,说过要将皇位传给高笙书的话,故此,他在心中就隐隐觉得高笙书与景德帝有着特殊的关系,后来,他也看到了高笙书的讨逆檄文,心中更坚信高笙书也是皇室贵胄,而且,他从内心也更赞成高笙书来接替皇位。

在他心里也是认为一旦向后楚国借兵来平定高笙书的叛乱,很可能今后高家宗庙不祀,自己的郡王自然也是成了无本之木,甚至还可能受到后楚国的消灭。而如果高笙书胜了,自己皇亲的身份不变,照样还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于是,他对澄如说:

“陛下,老臣以为,外邦之兵,只知劫掠杀戮,绝不会对百姓有丝毫悲悯,他们一旦踏入我朝境内,更多百姓必将受他们所害,以至于田园荒芜,民生凋敝,我朝根基也会被其动摇。故此,老臣以为,陛下能否下旨赦免高笙书,许他高官厚禄,甚至裂土封侯,让他归顺朝廷,如此一来,化干戈为玉帛,让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岂不善哉?”

曹师堂听了高成的话,忍不住冷笑一声,说:

“皇叔大人,高笙书已经位居亲王,仍要举兵叛乱,你说朝廷除了陛下的皇位,还有何等爵位可以封赏?此贼一心就想篡位,断无可以和谈的可能。而且,老臣以为,借兵平叛,无非多多给与金银珠帛,或者至多割让几个州郡,乃疥癞之患。

“而那高笙书来势汹汹,则是心腹之患,如若任他攻入京城,天下哪里还有陛下的容身之处?故此,老臣以为,陛下应该速速派人前往后楚国联络,让他们及早发兵,这样才能力保京师无虞。还望陛下三思。”

曹师堂的这番话,说到了澄如的痛处,他想到自己曾经三番五次派人要置高笙书于死地,如果高笙书的大军攻入京师,自己肯定会受到高笙书的清算,绝无和解的可能,于是,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说:

“朕之国土,宁赠外邦,不予国贼!”

向后楚国借兵平叛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廷议之后,李自言受命立刻带了京师附近拼凑起来的数万兵马赶赴崖城,而高笙书的大军则因兵变拖延了进军崖城的时间,从而让李自言的兵马迅速部署,加强了对崖城的防守。

笙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