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焉能不亡(2 / 3)

风起宁古塔 浪子边城 3134 字 1个月前

来,贾平安的胆子就大了许多。

欧阳圣再出来的时候,果然看都不去看雪花和白若兰等人一眼,而就是站在马车之旁,随车而行。

为此,贾平安还特意找人弄来了一身黑卫的衣服给他穿上。这样一来,表面上看去,谁也不知道,这位竟然是一个真正的宗师境高手。

李木白被放了出来,是一脸的欣喜,但他很快就将喜悦埋在了心中,他很清楚,贾平安既然可以放他出来,同样也可以将他关回去。

连宗师境都被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这个准宗师又算什么。

“说说吧,把你知道的有关昌都城之外的事情都讲一讲。”宽大的马车之中,贾平安问向着李木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木白把自己所知说的事情都给讲了出来。比如说,昌都城之外一切以当地世家大族为主,皇权在这里不是说没有影响力,只是很小而已。

甚至在很多偏远的地方,百姓们也只是知道当地的权贵和大族老爷们,至于皇帝是谁,他们不是很清楚,更不会过多的去关心。

皇权不出京,指的就是这一点。

“军队呢?难道军队也不听皇令吗?”

“是的,军队也是如此。想必公子也应该有所了解,按兵部老爷们的计划,士兵一天只有一斤粮食的配额,对于青壮而言,根本就吃不饱。那时间一长,领兵的将军们就算是想要效忠于皇权,面对残酷的现实,也是做不到的。为了吃饱,他们就只能向当地的大族低头,以换得一口吃得。当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这样,像是在宣国,羽林卫和北府军这两只精锐之师粮草是充足的,他们也是真正的铁杆保皇派。”

“当然,军队吃大族的,不代表就不一定全听大族的,他们也会衡量。只要宣国没有出现明显的弱势之前,皇令,他们还是会服从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听了这些,让贾平安对于宣国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和他想象的基本上一样。封建王朝家长制就是如此,皇权不下乡,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通讯的不发达,让皇上只能看到脚下这一亩三分地,这是当时的通病。

就像是明朝末年,面对满清建奴的入侵,明军就真无还手之力吗?

当然不是,朱重八建国时,弄得军户制,多少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可就是因为朝廷太穷,没有更多的粮饷,这才逼得那些领兵的将军们不得不另谋他路,连带对于御外之战也不是那么积极,最终这才将大好的江山拱手送人。

宣国也是一样,和大明末年是差不多的体制。

贾平安之所以会问这些,其实就是想要看看,他想要扩军的话,从地方上征招能不能成行而已。

现在看来,似乎麻烦不小。

比如说,想要于当地征兵,那就等于是从地方的大族口中抢食。年轻力壮者,自己需要,别人也需要。

而以现在他的实力,直接拿这些地方士族开刀,显然还差些火候。

如此看来,只能从其它方面想办法了,比如说让大族十分讨厌的山匪。

这些人的存在,其实是威胁到大族安全的,也是他们迫切想要解决的。

动这些人,不会伤及地方士族的利益,反而还会让他们和自己站在一起,这就是团结更多人,为自己所用的道理。

“你把所知的山匪名单都写来了。这里还有三颗震天丹,你拿去服用吧,现在你的实力还是太弱了,至少要想办法先提升到半步宗师再说。”贾平安将三枚土黄色的丹药拿了出来。

“诺,属下定不负公子期望。”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了三枚丹药的李木白,有如重生了一般,对未来充满着期望。

而关于空间之事,两人都没有提。显然以李木白的聪明,是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说,什么事情不能说得。

说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