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羡余(4 / 5)

风流大宋 林二虎 5772 字 1个月前

不是奉迎天子的玩物,而是象征着河北万民心中对官家的一片赤诚忠心!”

所谓羡余,是指地方官府征收赋税再向中央朝廷缴纳之后还能节余的钱财,重民心的属臣,会把它们再次投入地方建设或者民生贴补,而更有想法的官员则会打着地方民众感谢皇恩的名义敬献,实则是为个人捞取政绩、获取圣心。

“梁都漕了得!”胡衍心悦诚服地拍手叫好,转而想了一想又道,“向官家献羡余此策绝佳,但是也得提防其他各路官员效仿,到时候反倒会让抢先的我们落了下风。”

“沧海可有什么良策?”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这批北珠的品质罕见,而它的价格也就无人能够说死。所以我便直接将它们的价值定为三百万贯!这个价值一是无人会有异议,二来更是彰显其身价名贵!”胡衍如此说道。

“有理,沧海的意思是……”梁子美似乎有点明白这里的手法了。

“这北珠既然价值三百万贯,刚才都漕所言这河北两路的税赋羡余一年差不多八十多万贯,那么不妨再下令预收两年羡余之额,凑成三百五十万贯。其中三百万贯用作这批北珠的购买之款,由下官安排人去接收。另外再加上剩下的五十万贯作为象征,一并敬献给天子。”这种安排手法对于胡衍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

“嘶——!此计甚高啊!”梁子美此时对于胡衍可真是高见了数眼。因为要担心别人来攀比,不妨自己把此事的门槛抬高,一下子代表河北两路能够献出三百五十万贯羡余,这种高度必然是其他各路难以相比。必能一鸣惊人,在天子心里留下能臣之名!

“而且,梁都漕更不用担心的是:我所安排人接收的这三百万贯购珠之款。我只取其中一百万贯的成本。而另外两百万贯,都会为都漕悄悄存上,并可以随时自己取用。”

一句话,光是向皇帝拍马屁并不难,单独再向朝堂证明业绩也有办法,还有私下里贪污点钱款也是为官常见之道。但是却能像胡衍这番一整套的手脚做下来,却可以将这三件事情都严丝合缝地串联在了一起,既不耽搁拍马屁升官、而且还不影响自己捞钱发大财,果真是不愧是素有朝中小金算盘之称胡沧海啊!

于是,梁子美在这一年的秋赋征收中,勒令各州县的官员,按照前两年的标准,预收后两年的羡余,并且作为本路官员当年磨勘考核的重要标准。一时间,底下官员无不敢全力以赴,百姓稍有怨言,立即进行各种抓人弹压,结果闹得两路民怨沸腾,但都被他以严厉冷酷的手段尽数压了下去。

终于在这年年底,梁子美所负责的河北东西两路的都转运使司,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税赋上缴任务,还引领天下之先,护送价值三百万贯的珍罕北珠与五十万贯真金白银的羡余进京,敬献给天子。

河北都转运使司立即在天下各路漕司中鹤立鸡群。

关键在于梁子美这次进献河北两路羡余的同时,上奏了一篇作得锦簇花团一般的文章,无比崇敬地歌颂了在天子治下的河北大地经济欣欣向荣、百姓富足有余的景象。民众为了表达对于官家的感激之情,才将这些多余出来的这些钱财送到了朝廷。

所以,御史们如果要想对他的这件事攻击,就是在否定如今的太平盛世,就是在否定天子不该接受百姓的爱戴。

首相蔡京很快就对这样的行为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在私下里向赵佶进言:各地税赋缴纳到的是外库,只能用于朝廷各项支出。而羡余却是天下臣民对于皇帝的爱戴行为,这些钱可以直接纳入到内库供皇帝个人开支。如果全力褒赏这种进献羡余的行为,就能对全天下各路漕司形成极好的示范作用,这样也就不会担心每年的钱不够花了。

赵佶于是很好地记住了梁子美这样的“大忠臣”。

新年过后,赵佶在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