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章 旧路寻踪忆少年(4 / 4)

膝头,指着剑上的"镇"字说:"它已经打过该打的仗了,现在该好好歇歇了。"

苏瑶端来刚煮好的菌子汤,香气瞬间填满了祠堂。白若雪把擦好的铁剑放在供桌上,挨着那柄断刀。柳依往每个人碗里盛汤,轻声道:"多喝点,补补身子。"

念北捧着小碗,小口小口地喝着,忽然说:"娘,明天我还要跟太爷爷上山!"

白若雪笑了:"好啊,让太爷爷教你认认那些会流血的草。"

柳依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却也笑了。凌羽望着桌上的两柄兵器,断刀与残剑在油灯下泛着微光,像两个沉默的故人。他忽然明白,所谓江湖,从来不是金戈铁马的传奇,而是这些藏在岁月里的细碎影子——是坛埋了二十年的青梅酒,是方绣歪了的桃花帕,是柄生锈的铁剑,是个孩子天真的问话。

窗外的月亮升起来了,漫过祠堂的瓦檐,照在供桌上的兵器上,照在名录上的名字上,照在围坐的四人身上,也照在那个啃着麦芽糖的孩子脸上。凌羽举起碗,对着月亮遥遥一敬。

敬过往,敬余生,敬所有在岁月里静静流淌的,平凡而伟大的人间。

而江湖,就在这人间里,慢慢老了,却也慢慢,甜了。

四、夜话当年

夜深了,念北早已在偏殿睡熟。祠堂里的油灯还亮着,凌羽、苏瑶、白若雪、柳依围坐在石桌旁,面前摆着那坛从石屋带回的青梅酒。

"还记得那年中秋吗?"白若雪给每人添了酒,"我们在漠北的帐篷里,就着雪吃月饼,王大哥把他的那块分给了苏瑶姐。"

苏瑶的脸颊泛起红晕,往火盆里添了块柴。"那时的月饼硬得能硌掉牙,"她笑着说,"可现在想起来,比什么都甜。"

柳依端着酒碗,望着供桌上的名录。"赵大哥总说,等回家了要学酿酒,"她轻声道,"说要酿出天下最烈的酒,给兄弟们接风。"

凌羽想起赵猛喝酒的样子,总是仰着脖子一饮而尽,喉结滚动的样子像头倔强的牛。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时里面是半块玉佩,裂了道缝。"这是李文书的,"他声音低了些,"他中箭时攥在手里,说是要留给未过门的媳妇。"

那块玉佩是青玉的,雕着朵并蒂莲,裂缝从花瓣中间穿过,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当年李文书的未婚妻等了他三年,最后听说削发为尼,在城郊的庵堂里青灯古佛伴一生。

"别总说这些伤心事,"苏瑶握住凌羽的手,"想想开心的。比如柳依第一次给人缝伤口,把人家的裤子缝在了一起。"

柳依脸一红,捶了苏瑶一下。"还说呢,"她笑道,"你第一次做饭,把盐当成了糖,害得全营的人喝了三天的淡汤。"

白若雪笑得直不起腰,指着凌羽说:"你们还记得吗?凌叔当年被敌将追得跳崖,结果挂在了树上,被我们当成猴子笑了半年!"

凌羽也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油灯的光。"那次

战神龙王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