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章 旧路寻踪忆少年(3 / 4)

口用布塞着,打开时飘出股淡淡的酒香。"是青梅酒!"她惊喜地喊,"还能喝吗?"

柳依闻了闻,点头道:"酒是陈的香,应该坏不了。"

苏瑶找了四个粗瓷碗,白若雪小心翼翼地往碗里倒酒。酒液是琥珀色的,在碗里晃出细碎的光。"这酒......"苏瑶忽然红了眼眶,"是我二十岁那年酿的,本来想等打完仗......"

后面的话她没说,可大家都懂。当年她把这坛酒藏在石屋,是想等天下太平了,和凌羽在这里办场简单的婚事。可后来战事吃紧,她跟着医疗队转战南北,差点忘了这坛酒。

凌羽举起碗,对着空无一人的石屋角落敬了敬。那里曾住过他的兄弟,住过他的青春,住过那些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烽火岁月。"敬他们,"他的声音有些哑,"敬还能喝到这坛酒的我们。"

酒液入喉时带着微涩的甜,像极了当年的日子。苦里藏着盼头,盼头里又裹着酸楚。柳依喝着酒,忽然想起王诚总爱说的那句"等胜利了,我要娶个会绣花的姑娘",眼眶一下子湿了。

念北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娘,我也要喝!"他伸着小手要碗。

白若雪给他倒了点温水,哄道:"等你长大了,太爷爷再教你喝他酿的青梅酒。"

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抓着凌羽的衣角。"太爷爷,"他仰着小脸问,"你的朋友们,是不是都变成星星了?"

凌羽望着窗外的天空,阳光正好,云淡风轻。"是啊,"他摸了摸孩子的头,"他们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石屋里的炉火噼啪作响,菌子汤的香气混着酒香漫出来,钻进每个人的心里。凌羽忽然觉得,那些逝去的人从未离开,他们就藏在这坛酒里,藏在那方帕子里,藏在孩子的笑声里,藏在每个平凡而温暖的日子里。

三、暮归拾影

太阳西斜时,众人开始往回走。药篓里装着采来的菌子,还有那半截生锈的铁剑,被柳依用布小心地包着。念北坐在凌羽的马前,手里攥着朵野菊,不时举起来让风一吹,花瓣就落了凌羽一身。

"太爷爷,你看!"他指着路边的蒲公英,"像小伞!"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凌羽勒住马,看着孩子追着蒲公英跑。白若雪跟上来,忽然指着远处的山梁说:"当年我们就是在那道梁上设的埋伏,敌兵以为我们人少,结果冲上来就被滚石砸懵了。"

柳依的马停在片坟茔前,那里埋着几个不知名的士兵,坟头长满了野草。她从药篓里拿出些纸钱,用石头压在坟前。"每年来采药都给他们烧点,"她轻声道,"总不能让他们连个念想都没有。"

凌羽望着那些坟茔,忽然想起当年的葬礼。没有棺材,没有墓碑,就用块木板写上名字,匆匆埋在土里。可就是这些连名字都可能被记错的人,用命换来了如今的太平。

"走吧,"苏瑶轻声说,"天黑前得赶回去。"

回程的路似乎短了些,念北已经趴在凌羽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根没吃完的麦芽糖。白若雪哼着当年的军歌,调子有些跑,却让人心里发暖。柳依时不时回头望那片坟茔,直到它们被暮色吞没。

走到祠堂门口时,暮色已经浓了。张屠户的儿子正往门上贴春联——再过几日就是除夕了。"凌叔回来了?"小伙子笑着打招呼,"我爹说明天杀年猪,给您留块五花肉。"

凌羽谢过他,抱着念北往院里走。苏瑶去厨房烧水,白若雪把铁剑取出来,用布细细擦拭。柳依从药篓里拿出菌子,分门别类地摆在竹篮里。

祠堂的油灯亮起来时,念北醒了。他揉着眼睛找娘,看见白若雪手里的铁剑,又好奇地凑过去。"太爷爷,这剑还能打仗吗?"他的小手指着锈迹斑斑的剑身。

凌羽把他抱到